2021年,內蒙古通遼市人力資源和就業服務中心全面落實國家、自治區和通遼市委、市政府決策部署,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始終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工作主線,堅持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,深入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,不斷提升“貼心就業”服務質量,全面完成了就業各項目標任務,確保該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。
全力以赴穩就業 量化指標全完成
就業局勢總體穩定。全市城鎮新增城鎮就業11371人,完成自治區年度任務(11000人)的103.37%;失業人員再就業5039人,完成年度任務(3450人)的146.06%;城鎮登記失業率4.11%,低于自治區控制目標0.89個百分點。
重點群體就業有效保障。全市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6209人,完成年度任務(3500人)的177.4%;農村牧區轉移就業農牧民工44.61萬人,完成自治區任務(44.5萬人)的100.26%。其中轉移六個月以上的38.14萬人,完成自治區任務(36萬人)的105.95%。
失業保險減負穩崗效應發揮明顯。全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.31萬人,完成年度任務(24.3人)的100.04%;收繳失業保險費1.5億元,完成年度任務(1.08億元)的138.88%。失業保險基金結余7.7億元。
職業技能培訓有效開展。全市就業技能培訓19523人,完成自治區任務(10700人)的182.45%(其中:城鎮就業技能培訓4388人,農牧民轉移技能培訓15135人)。創業培訓1807人,完成任務(1400人)的129.07%。
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充分釋放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.23億元,完成自治區任務(8800萬元)的253.43%,間接帶動就業4000余人;其中,個人創業者貸款1243人合計金額2.08億元,小微企業創業貸款6家合計金額1450萬元;助力鄉村振興農村牧區創業人員貸款9854.5萬元。
強化措施抓落實 穩住就業保重點
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引導。2021年,該市通過網上宣傳平臺和基層勞動保障服務平臺發布了《最新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清單》、《創業擔保貸款服務事項辦事指南》和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宣傳短視頻。向全市所有享受幫扶政策的脫貧戶發放了《鄉村振興就業幫扶政策清單掛歷》。利用通遼就業創業網及微信公眾號宣傳平臺,設置“畢業生報到”、“四位一體服務”、“創業擔保貸款”和“就業幫扶”專欄,定向推送就業幫扶政策,分類采集就業意愿和培訓意愿,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幫扶。通過行風熱線、人社政策直通車等電臺直播熱線欄目進行現場解答政策,實現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全覆蓋。
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。積極推動全市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或落實就業去向15037人,完成年度任務(15000人)的100.2%。為990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發放了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48.5萬元。促進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44.61萬人,實現穩定就業38.14萬人;市勞務輸出服務大廳吸納入駐12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,有組織轉移就業24164名農牧民工;向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8省市地區“點對點”輸送農牧民工84批次7047人。全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38個,有就業意愿脫貧勞動力全部實現就業。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。全市開發安置保安、保潔、保綠、交通協管員、城管協管員等就業困難退役軍人專項公益性崗位671個,目前累計在崗就業困難退役軍人1650人。
落實失業保險實現穩崗就業。該市出臺了《關于加快穩崗返還免申直補工作進度的緊急通知》,對30人以下符合條件的參保企業(單位)發放穩崗返還資金,做到了“免申請、零跑腿、速發放”,累計發放免申直補1358家企業合計金額162.66萬元,惠及穩崗就業9790人;審批企業網廳申報穩崗返還658戶合計金額1968.31萬元,惠及穩崗就業91631人。大力推動失業人員幫扶工作,累計發放失業人員幫扶資金5215.32萬元,惠及就業7612人。加強全市失業動態監測320家,惠及職工72361人。
推動全民職業技能提升。強化高技能人才培養,全市共組織206場次鑒定13931人,獲證11228人;新增技能人才9002人,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547人。開展家政服務類技能人才評價771人,企業開展自主人才評價10場次共5622人。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帶動作用,組織8人參加“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自治區選拔賽”,其中:3名通遼技能人才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賽,2人獲國家賽優勝獎。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4.4萬人次,其中:發放“以工代訓”補貼11.73萬人次7005.03萬元。
大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。加強創業項目篩選和展示發布,目前入庫項目達1000余個,舉辦兩場全市創業項目推介展示會。推進創業孵化園區建設,培育2家自治區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園區和18家市級示范性、標準化創業園和孵化基地,入駐創業實體2003家,吸納就業人數9929人。為符合申領條件的創業者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86人合計金額58萬元。組織開展“創業經驗分享會”、“創業指導進校園”等各類創業服務活動8場次。
開展就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。鞏固就業幫扶載體促進就業,全市40個扶貧車間累計吸納脫貧人口735人,發放一次性獎補45.78萬元。強化京蒙勞務協作,京蒙協作幫扶農牧民勞動力轉移就業16536人,完成全年11870人任務的139.31%,其中:幫助脫貧人口轉移就業11608人。加強技能培訓,全市脫貧人口參加技能培訓6373人,達到有培訓意愿6923人的93%。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,全市人社系統累計共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勞動力8706人,共計發放就業專項資金7077.7萬元;目前在崗人數2961人,2021年發放就業專項資金2543.7萬元。
持續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效能。積極為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搭建交流平臺,利用內蒙古“四位一體”就業服務云平臺和通遼市人才網建立“實體+網絡”人力資源市場,實現“線下+線上”人力供需對接和精準培訓。先后舉辦“暖冬行動”、“就業援助月”、“大中城市聯合招聘”、“赤峰學院專場”、“百日千萬”、“民營企業招聘月”等多層次專場招聘活動68場,其中:線上38場,線下30場,服務參會單位2533家次。內蒙古“四位一體”就業服務云平臺錄入及同步企業734家,提供就業崗位21647個,個人發布求職信息1101條,個人登記培訓意愿322條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企業用工調查2次,累計抽樣調查764家企業,需求崗位2.3萬個,并編制印發了《通遼市2021年部分企業用工需求目錄》。